厦门市第五医院的崛起强力扭转了翔安人乃至周边区域居民的就医流向。(朱毅力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王元晖 通讯员 林瑞声余庆东)昨天上午刚过8时,厦门市第五医院新门急诊大楼一层,已经有序地排着前来就诊的患者,而大厅一角“休闲吧”传来的咖啡浓香和悦耳的钢琴声,为人们印象中冰冷的医院注入了脉脉温情。
这一岛外知名三级医院的崛起,强力扭转的,正是如今翔安人乃至周边区域居民的就医流向――“家门口”拥有这么先进的医疗设施,无论大病小病,他们都不必再舍近求远前往岛内的大医院了。事实上,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一直是翔安区委、区政府一项至关重要的中心工作。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尤其是“短板”这个字眼,频频出现在翔安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的相关工作计划中。回眸刚刚过去的一年,翔安区以“双下沉、两提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疗服务重心下沉,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突破口,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着力解决“瓶颈”问题,为群众提供更安全、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其拉动的,无疑是广大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店镇的洪阿姨昨天清晨咽喉不适,便披上外衣,径直走向离家只有3分钟路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那里,从问诊到抓药,总共花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增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是去年以来翔安区积极谋划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卫生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按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镇街增设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该区筹划在翔安新城和马巷镇分别增设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翔安新城卫生服务中心力争在今年底开工建设。
医疗卫生事业“补短板”的着力点在哪里?翔安区首先把目光锁定在硬件建设上。如今,翔安区妇幼保健新院的筹建已箭在弦上,翔安医院、齐安中医院等市级医疗卫生项目也在加紧推进。
谈及翔安的医疗基础设施,绕不开的还是厦门市第五医院。截至去年11月,单单该医院当年就完成固投1140万元,总投资约1亿元的医院创三甲专项改造项目正全速推进。值得一提的是,总建筑面积约34500平方米的市第五医院医科技大楼项目已步入施工挂网招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