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已经成为个人的网络记事本!还有另外一位管理者国华弟的精采分享。
人文、教育、分析性的、理论性的文章皆可。短文、视讯连结都欢迎。
阅读是各种学习的基础,阅读的重要已经是无庸置疑的了,但是尽管专家大声疾呼,努力推广,成效却似乎不彰。《亲子天下》12月号中就曾披露:为了推动阅读,政府自5年前起即斥资数十亿改造公共图书馆,但调查显示,2008年台湾人在公共图书馆的借书率却在亚洲敬陪末座,平均每人每年只借了1.7册,远低于新加坡的9.2册、香港的8.76册。
要倡导阅读,最好是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而且要从家庭做起。
书本不像电视、电脑、电玩,声、光、色俱全,萤幕、影像千变万化,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我总觉得孩子一旦习惯了电视保姆,再要他们去亲近书本就比较难,所以我们家一向很少看电视。
孩子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认识动物、物品、颜色、数字等的玩具书,一方面增进孩子的认知、一方面借由陪伴他们而了解孩子的性向与发展。稍大一点可以选一些简单有趣的绘本,慢慢读给他们听,同样的故事多读几次,就可请孩子以覆述或问答的方式进行,可以训练孩子说话、认字和表达能力。
再大一点则可请孩子发挥创意,自己看图编故事。这样循序渐进,从教导、讲述、问答、陪读到孩子自己阅读,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读物,也有不同的方法,但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书本的陪伴,自然就会养成阅读的习惯。
要孩子喜欢阅读,应该先给他们一个适合阅读的环境。父母若能营造家庭阅读的气氛,孩子对书就会产生好奇与兴趣,家里的书愈多,孩子愈容易接触到书,就愈容易和书做朋友;父母如果自己从不看书,很难要求孩子手不释卷。
带孩子去图书馆或逛书店,和孩子分享、讨论彼此的读书心得,都是很好的亲子活动,社区内或办公室里有志一同的父母,也可为年龄相近的孩子办读书会,让孩子在讨论中,互相学习。父母若能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使孩子乐在阅读,从阅读变成悦读,习惯就愈能持久,阅读能力会相对提升,学习态度也会更主动、积极。
经济不景气,大家都在精打细算,但是孩子的教育不能打折、停顿,父母亲何不多多利用公共图书馆,为自己、也为孩子选择适合的书刊,学校和图书馆也应该多为不同年龄的孩子,推荐优良读物、设计各种活泼而具创意、鼓励阅读的活动或游戏。如果上图书馆、逛书店、阅读能成为我们全民的习惯或最喜欢的休闲活动,国家的竞争力一定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