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学生讲“升中预备和读书方法”这课题。升上中学,要适应环境的转变、新学科的内容、上课的模式、新的人际关系,同时责任多了,别人付诸的期望也高了。
当谈到一些通常面对的状况,例如:成绩跟不上、科目多了,内容深了、结交新朋友、英文程度不足等等……你猜猜,如果我问:“你有想过这些情况吗?”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我有听过,所以也觉得担心。”
没错,都是后者。有一个学生还说:“我不会惊,所以不用问我。”
父母会想:“唉!平常跟孩子讨论事情,他们常常都‘没什么反应’,再问下去就干脆走开呢!”
这阶段的孩子进入身份迷思期,想探索自我,却也容易迷失自我。他们心里或多或少会感到疑惑,对前路感到担心和紧张。在压力下的孩子就会启动“否认”来逃避面对真正的感受,但这不是内心真实的想法。
所以,我们都没有问他们会不会害怕,他们就已经防御说:“我不会害怕。”这不是就反映他心中曾感觉害怕吗?
我们可以做的是,先暂时“忽略”他们那些吊儿郎当、不上心、不认真的态度。父母的回馈和反应很重要,此刻如果我们作出判断,说起教来,孩子的心就会关上,即便道理多有智慧,没听进心里的话不会发芽,改变也就不会出现。
孩子的心像个洋葱,要耐心剥到底才知道他们真正的想法。也许,先轻松地与他们聊天,不要把焦点放在他们的压力上。分享一下你在中学时有趣的故事和回忆,例如:有趣的老师同学、在学校迷路、同学的笑料……让孩子卸下防御,他们便会慢慢道出自己的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