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儿子1岁8个月大,最近不听话被大人打骂或拿不到东西时,就会随手打他身旁的人,请问如何改善他打人的行为?

这个年纪的孩子已逐渐进入凡事都想自己动手试试看的阶段,但因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解力尚未成熟,容忍挫折及等待的能力也不足,所以容易用肢体动作表达不愉快、不耐烦,甚至是表达对某人、某件事生气。

一般而言,一、两岁的孩子在得不到满足与不高兴时,除了伸手打人之外,还可能会丢东西、拍打桌椅或咬人、推人等行为。如果父母常不自觉的用“打”来制止,或要让孩子尝尝被打的滋味而故意打他,不但无法改善现况,反易造成两种结果:让孩子以为不喜欢别人的行为就可以打对方,或误以为打人可以引起大人的注意。

建议您:首先大人要避免以打骂方式管教,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协助,例如:把孩子常用或需要的东西放在容易取得的地方,以减少挫折、增加成功的经验。另外,可在孩子出现“打人”行为时严肃地说:“我不喜欢宝宝打人。”或表示:“手好痛,帮忙惜惜(摸一摸被打的人,表示安慰)。”当孩子口语表达进步时,这种行为也会改善。父母应明白的告诉孩子,生气或要东西可以用说的,但打人、摔东西就得不到想要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