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记录有关精神病患者家属(当然这是会造成标签化的用词,但我不能也暂未能放下这个身份,对此五味杂陈)的角色生活,在组织文字及翻找记忆的过程中,却触发了另一个主题的思考和提问,所以容让我先与大家分享,也邀请大家一同讨论。

近来看到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迫沦为慰安妇的韩国女性作题材的网络漫画《黎明的眼睛》,插画精美之余,亦尝试从多角度反映二战的惨况,是一部兼具史实、教育意义与观看性的作品。作品除了讲述日本皇军欺压、残害朝鲜人的尊严与生命之外,亦指出韩国自身在惨痛历史中担任的角色。

想当初我们临时决定搬到桃园,每天的生活就是一边照顾孩子又一边忙着打包,每天忙到没有时间睡觉,只能利用半夜的时间加紧脚步整理,好不容易整理得差不多也订下了搬家日期,才突然想到是不是该让孩子去上幼儿园?

在社交场合,经常会被问到,你家孩子学习怎么样?我一般这样说,孩子学习不用我们家长盯着,他自己肯学,我们已经很满足了,至于成绩,倒不是很在意。孩子自己肯学,就是所谓的内动力。有了学习内动力,一般就不需要家长在孩子后面亦步亦趋的盯着他学。

那些年勇于提问并挑战权威的同学们,现在成了什么样的人了呢?

首先先感谢@Mokayish 昨天发表的一文在看到小孩教育讨论之后的感触 中提及我的文章,能被肯定真的又惊又喜,文章里头提到许多同学在课堂上都“不太喜欢发表意见”,我看了很有感触,因为我自己也是不会发表意见的人。

高效率的实用社群工具(远端工作、在线教育、免费制图APP、知识付费平台)

说到资优儿童,其实定义这个名称是很重要。所谓的资优,大家听到的话,就会联想到他们是特别聪明的,尤其是智商是很高的。其实是大家对资优孩子的误解。在这方面要大家明白到智慧同智商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