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分析性的、理论性的文章皆可。短文、视讯连结都欢迎。
四月份是属于儿童的季节,各校纷纷办理庆祝活动,藉以唤醒家长和社会各界对儿童福祉的重视。
台北市政府除办理“儿童月”系列活动外,今年更首度针对国小四和六年级学生进行“台北市儿童幸福指数”调查,研究发现儿童幸福指数排前五名的,分别是“每天有正常吃三餐”、“拥有自己喜欢的才艺或专长”、“可以做喜欢的运动”、“会主动完成学校功课”、“会和家人分享自己得意的事”。
根据该项调查,每周父母陪伴孩子吃饭、休闲(游戏)、聊天的时间,超过3小时以上的达5成,其中父母和孩子一起吃饭的更高达66.8%,而陪孩子做功课超过3小时以上的父母,仅36.8%。此外,调查亦发现每周父母陪伴孩子吃饭、休闲、做功课、聊天的时间超过5小时以上的孩子,在幸福指数的平均得分为79分,显著高于整体平均分数71.02分。
从该项调查结果显示,孩子心目中最幸福的事其实很单纯,只要父母亲能“空出时间”,陪他们吃饭、聊天,在孩子需要的时候,适时给予倾听和协助,就是最宝贵和值得珍惜的事。而这次在调查幸福指数排第二、三名项目,分别是“拥有自己喜欢的才艺或专长”、“可以做喜欢的运动”,这亦符应教育局积极推动“台北教育111”中“一生一专长”的理念,让每个孩子都能培养一个以上的艺文或运动专长,以利孩子成长后有健康生活、休闲生活、社交生活和幸福人生。
孩子成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为了孩子人格能够健全发展,多去关心孩子生活、多去倾听孩子心声、多去陪孩子学习和用餐,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