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小学低年级的活动中,老师希望各同学分享一天中感到最快乐的事。小朋友们都不约而同地说“我今天当选了班长,感到很开心。”“今天最快乐的是老师挑选我成为科长。”。明明就增添了自己的工作,为何这些小朋友会觉得是最快乐的事呢?
对孩子而言,帮助成人并非一件苦差,而是一件乐事。我们又怎样把“帮忙”套用于家庭上呢?在家庭中,家长亦可以为孩子增添一个角色,例如,“家务小助手”“玩具管理员”等等。好让孩子感受到他/她是家中一分子,并愿意为家庭付出,及明白分工合作的道理。家长在分配家中工作时,有什么需要留意呢?
孩子大多数的时间都受成人的管制,“要听大人话”。而这些职位正正能够获得有限度的控制权。小领袖的角色能够让孩子尝试“别人听我话”的感觉,是一种能够模仿成人的优越感。
家长给予孩子的任务要带点挑战性和新鲜感。若然孩子早以熟练技能,不妨在当中加点变化和难度来增加孩子的动力。例如,平常用地拖抹地,今日试试一起用湿布吧。
家长为孩子安排家中的角色或职责,孩子完成任务后,很重要的是获得父母的赞赏,例如,“你将啲嘢执得好整齐㖞!”,好让孩子从帮忙中获得满足感。长远来看,这能够培养孩子的使命感。
每位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岗位,小朋友亦不例外。为孩子安排角色及任务,有助教导他们人人都有责任为家庭付出的道理。从小培养孩子这个概念,有助日后在家庭中有更完善的分工。
向孩子分配家中工作,不但是对他们一个“长大了”的肯定,还能让孩子对家有一份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