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新北市三峡区的三峡原住民文化部落,是为了迁移大汉溪畔的原住民们而建设的集合式国宅,居住于此的原住民,大多从事低薪资、高工时、高危险的劳力工作,许多部落中的孩子,到了晚餐时间仍等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回家。
台湾儿童少年希望协会自2009年开始进驻隆恩国宅提供服务,以课后照顾及辅导服务为主轴。并聘用原住民及社工员,希望能以其原住民及传承文化工作者的双重身份,去看见部落真正的需求,并融入、了解隆恩埔社区的文化脉络。
除了课业指导,我们也开始提供孩子们晚餐。当时服务的孩子超过25人,但因为经费拮据,只能买20个便当……“老师,我的便当分您吃。”这是一年级小璇对社工老师说的一句话。孩子们主动打开便当盒,邀请老师、同学一起共享的那个画面,实在太令人难忘。
吃便当虽然方便,但终究少了家的味道。加上餐费压力、卫生健康等多重因素,几经考量之下,我们开始寻找部落中具有相同理念的妇女,使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场地,凭着旧有的煮食共享之概念,慢慢拼凑出原乡部落的原貌──属于我们的“部落厨房”。
目前隆恩部落厨房由社区里的妈妈义务帮忙,这些妈妈们将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般,每天上市场买菜、下厨房做饭,绞尽脑汁运用仅有的预算搭配出营养丰富的菜色,在炎热的夏天里、闷热的厨房中挥汗煮食,只希望能让这群缺乏照顾的孩子享受一顿有妈妈味道的晚餐。协助煮食的妈妈们说:“看见课后照顾班数十个孩子开心的吃着自己烹煮的饭食,觉得好快乐,付出得好有意义……”
课后照顾班渐渐开始成为共食共享的小家庭,曾有个孩子问社工:“老师,妈妈住工厂,爸爸下班都很晚回家,我可以把多的饭菜带回去给弟弟吃吗?”秉持我们都是一家人的理念,我们也开始将爱的触手延伸到部落里乏人关心的青少年、学龄前幼童,希望他们也能够透过分享而获得族人的照顾。
在都市里恢复族群自主学习、自我照顾;恢复部落共有共享的机制这条路真的很漫长,但孩子的一句话却成为我们坚持走下去的动力。我们还在寻找,寻找祖先遗落在每个原住民孩子心中的种子,集结更多和有着相同理念的人,陪着我们一起持续向前走,去追寻这个属于我们与孩子们的共同梦想。
志工条件: 高中以上无不良嗜好。每周需至少服务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