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句,令孩子减少依赖的魔法语 - “你不痛吧?”
事实上,这往往是令孩子变得“依赖”的主要原因。或许,你会感到惊讶吧!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看,这个说法是有根有据的。 根据提问方法不同而令对方的答案产生变化,这是人类心理上经常发生的现象。
举一个例说明。
对于一个如右图难以判断是什么的形状,以“请问这看起像什么?”与“请问这看起来像是女性吗?”两种截然不同的问法,若以后者询问他人时,大多数人会毫不考虑地回答“这是女性。”
所以,若希望受访著回答形状是女性时,
便不应问:“请问这看起像什么?”
若问“请问这看起来像是女性吗?”
当父母看见孩子跌倒时,应立即协助他站起来,对孩子而言,父母温柔地照顾,已是最好的鼓励。但,有些父母也会问孩子“很痛对不对?”此时孩子通常会回答:“对呀,好痛呀!”事实上,这样的问法等于是先替孩子决定了回答方式。即使孩子原本想过要忍耐跌倒的疼痛,但一听见父母亲关心的说话,就会产生依赖的情绪。
即使实际上并不是很痛,但为了让父母感受到自己的痛苦而更加疼惜自己,便会附和父母的关心而回答“很痛”。
日本的父母被认为无法对孩子使用较严厉的管教方式,其原因在于父母本身无法约束自己对孩子的溺爱,大家应引此为戒。因此,疼爱孩子时仍须适度节制,以免孩子依赖心过重。
以后,看到孩子跌倒时,便应顺势提醒孩子“你不痛吧?” 孩子也就会自然地回答:“嗯,不痛。” 这亦代表孩子的依赖性正被你的魔法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