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专栏]控制你的“口无遮拦”

我们很多家长说话,经常是口无遮拦的,不管孩子是否在听着,不管有些语言是否对孩子有益,更不管有的话是否会伤害到孩子,反正,家长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家庭成员之间,家长和朋友之间,经常会无视在一旁的孩子,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孩子仿佛是呆在边上的一条小狗。

斯宾塞说:父母无意间说出的许多话,都可以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并储存在潜意识当中,而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和成年生活中不断地支配他们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又深深令行为者本身都迷惑不解。……这样的话越多,被埋藏得越深,越被逐渐成为他们自我评价的标准,其结果就越使孩子成为被父母咒骂的那种人。

是的,看似小事,积少成多(而且一定会如此),实则大事。

先说说我们国情当中特有的一点吧,我们有很多老人带孩子的家庭。

我住的那幢楼,正好是去小区幼儿园的必经之路。每天早晨,很多爷爷奶奶级的老人在送孩子上学,他们经常是成群结队的,老人们各自手里牵着小孩,相互之间聊着天:

1、“伊拉(他们)娘根本不晓得哪能带小人咯!啥都不懂,小人给伊拉带,就要生毛病!”——这一定是婆婆。

2、“伊拉爷娘,就晓得白相,根本不想带小人,小人掼给我,自己过小日子,开心得很!”——一般这种说法的是外婆吧?

3、“阿拉小人,蔬菜不吃的,不欢喜(喜欢)吃。伊(孩子)欢喜吃鱼腥虾蟹,嘴巴刁得很!这种东西样样贵得很”

4、“阿拉小人,啥个都老好的,就是不喜欢读书,上课精神不集中,老师讲给阿拉听,我觉得又无所谓,嘎小的小人,懂啥?大了就晓得了。”

还有更过头的语言,这些语言,孩子的父母肯定是听不到的,而孩子呆在老人身边,听得清清楚楚,这类语言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就上述语言,孩子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1、妈妈没有能力和本事带自己。从小养成对母亲的不信任感;

2、爸爸妈妈不在乎自己,从小就有被抛弃感,从而依赖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上述情况下长大的孩子,在以后回到父母身边后,会很难和父母相处融洽,甚至认为父母是敌人。

3、导致更不喜欢吃蔬菜,更喜欢吃河鲜海鲜,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炫耀财富的荣耀;

4、现在所有的缺点都不需要改正,反正长大以后自然会好。

——上述情况造成了孩子养成过度追求物质的欲望,而缺乏内省、自主的性格。

易今老师举的上述例子我在送儿子上学的路上也经常无意间听到,大人们有时候说话太随意了,在他们心里,身边的孩子就是一个还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所以他们完全不顾及他们的感受也不在意自己的话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