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给不小心就会太在意的你/つい、“気にしすぎ”てしまう人へ
去年将放在心中的黑暗面抒发来之后,
当下虽然如释重负,但随之而来也带着新的黑暗负面情绪。
“为什么拖这么久才肯踏出这一步”
“如果当时好好的整理悲伤,就不会伤害到那么多身边爱我的人”
“为什么发生悲伤的事,都要逼自己快点好起来,就不能成为一个坦率的人吗?”
是的,又开启了“觉得不够好”的焦虑开关。
“你们觉得我有哪里不够好?哪里有问题?还有哪里需要改进的呢?”
很着急的想要“快速”找到自己不足的地方,“有效率”的解决问题。
于是去图书馆借了许多心理学相关书籍,打算透过文字,找到“答案”。
真的就被我找到方法。
著作:水岛広子 つい、“気にしすぎ”てしまう人へ
(中译∶给不小心就会太在意的你:停止脑中小剧场,轻松卸下内心的重担!作者现实生活中是一名心理医师。
但没有用太多复杂的心理学用语,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提供易焦虑者解决办法。
直接说结论就是,“不需要做任何改变,好的不好的自己,都完整接纳吧!”
人们往往都会向往活泼、乐观、积极上进的形象。
实际上从学生时代到步入社会,都是上述的个性比较受欢迎、讨人喜爱。
自然而然受到这样的观念,就会认为,怕生、悲观、得过且过的个性是很负面的。
因此如果是符合这样个性的时候,就会想要改变,想要努力成为受欢迎性格的人。
但作者说,这其实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是要接纳怕生、悲观、得过且过的自己,不用去逼迫自己改变,要喜欢这样的个性,并且从中找到保持这样的个性也能十分平静的状态。
在黑暗面抒发完之后,心虽然开了,却仍然会讨厌过去的自己。
责怪当时那个选择选逃避装没事的自己。
没有好好哭、没有勇气坦承,那样的过去让我只要再次想起来就会觉得很难受。
又再度掉入黑洞,充满负面思绪。
但是看完作者的文章后,我开始可以体谅当时的自己。
无论有没有勇气,这就是我啊。
我的个性,就是很爱逃避悲伤来解决问题,但那也没办法啊,那就是我的性格啊!
接纳自己,包容自己,顺从自己的心,
不努力,慢慢练习喜欢每一刻的自己。
不需要刻意改变,无论过去或是现在,都是最好且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