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下水道是现代化都市重要的基础建设,如果自来水管线是都市的“动脉”,则污水下水道就仿佛是“静脉”,所有人群活动产生家庭污水、事业废水等,经由污水下水道系统的收集至污水处理厂,将污废水净化至符合国家放流水标准后排放,避免污染河川、湖泊、海洋等水体水质。现代化污水处理厂更已提升为水资源回收/再生厂,处理后放流水的再利用是未来发展趋势,让珍贵的水资源能生生不息,永续使用及保育。
台北市污水下水道建设自民国61年起实施工程建设计划,迄今已历经50余年,公共污水下水道用户接管普及率更为全国之冠,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操作管理先进,同时在规划、设计、工法、法规、维护及营运管理方面均已累积相当经验,并与中央及各县市下水道主管机关交流互动良好。本处依循105年提出之“台北市污水下水道后续发展方案”赓续推动污水下水道建设,并以下列各项为执行目标:
2030年本市污水自主处理。
2032年公共污水下水道门牌用户接管普及率达90%。
透过水质水量改善达成淡水河系活化目标。
持续推动污水下水道建设(主次分管100%、用户接管实质普及率达90%)。
维持污水下水道系统稳定操作(妥善率90%以上)。
减少雨水渗入(暴雨流量控制在晴天流量2倍内);管网地下水入渗量减至15%以下。
提升系统紧急应变功能,减少灾害发生,健全系统安全性。
节能减碳、资源循环再利用及提升生态效益。
持续更新及长寿命化达成污水下水道系统永续经营(执行第一阶段长寿命化)。
推广下水道教育及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地位与社会形象。
点阅数:763
台北市民当家热线 1999 (免付费电话服务,公共电话及预付卡除外)或拨(02)2597-3183
版权所有@台北市政府工务局卫生下水道工程处 **浏览画面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