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
本文摘要:中新网湖南新闻7月8日电 (通讯员 雷真真)“2019中非职业教育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日前在乌干达大城坎帕拉完满告一段落。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方代表院校之一,沦为唯一一所由埃塞俄比亚教育部批准后,与该国国家铁路集团铁路学院签下合作的院校。 职业技能培训是中非教育合作的重点方向之一
随着中非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合作的不断加深关于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论调开始在国际社会盛行起来。事实上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论调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中非关系超越了传统的西方与非洲的殖民主义或新殖民主义模式走出了一条新型国际关系的道路。为了更好推进中非关系的发展今后仍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非以经济合作为主的全面合作关系
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在关键时刻为中非合作擘画了新蓝图,为非洲经济复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昭示着双方携手打造合作共赢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 “我愿重申,中方珍视中非传统友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发表的主旨讲话,既表明中非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定决心,也为中非推进务实合作指明前行路径。国际舆论称赞:“此次峰会为中非双方了解彼此需求、制定并落实任务清单提供了务实平台
今天,有机会同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的各位朋友在北京相聚,共叙中非人民友谊,共商全面深化中非友好合作大计,我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远道而来的各国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愿通过在座各位非洲朋友,向兄弟的非洲人民转达中国人民的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2000年10月,中非合作论坛应运而生。这一创举符合时代要求,反映了新形势下中非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共同愿望
人民网武汉4月17日电 (记者吴绮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与中非合作”国际视频会议暨《中非紧密团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联合倡议书》发布会17日举行。与会中非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深入研讨,福建十三水软件坦诚交流,为中非合作战胜疫情建言献策。 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南非非洲研究院、尼日利亚国家政策与战略研究所、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11月25日,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以下简称中非友协)第六届理事会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斌,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非友协原会长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全国对外友协会长李小林以及第六届理事会成员等共计12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推选李斌担任中非友协会长,全国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怡担任中非友协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中非民间商会副会长、赣州商会联合总会执行会长、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当选中非友协副会长
坦桑尼亚主流媒体《每日新闻》2月4日发表题为《中坦经贸合作砥砺前行》的评论文章,称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始终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是中国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中国始终同非洲国家团结一心、携手并进,将中非关系不断推向深入。文章从中非携手抗疫守望相助、密切配合协作落实“八大行动”、中非贸易投资逆势增长、项目合作硕果累累、产业投资深度融合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近年来中非在多个领域取得的丰硕合作成果。文章称,非洲国家一体化进程显着提速,经济多元化步伐加快,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非合作面临广阔发展前景
本文摘要:11月10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关系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论坛”在北京揭幕。国务委员***参加开幕式并公开发表讲话。 ***回应,地方合作对于发展国家关系具有最重要起到
简 介:《中国非洲学刊》秉持学术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刊发国内外关于非洲研究、中国研究和中非关系研究的高水平学术论文,以中、英、法三种文字在海内外同时出版发行。本刊致力于推介专业领域内的优秀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反映学界动态;服务于中非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服务于中非关系稳健前行,服务于中非共同发展和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非洲学刊》将立足中国和非洲,放眼世界,紧扣时代脉搏,把握学术前沿,牢记初心,砥砺前行,努力打造一流的国际学术刊物
2021年12月14日,驻肯尼亚大使周平剑会见肯工业化、贸易和企业发展部长马伊纳,工贸部副部长卡贝利亚、威鲁和使馆公使衔参赞张益俊等参加。 周平剑大使介绍了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情况并表示,***主席提出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四点主张,宣布中非双方将共同实施“九项工程”,中国对非投入力度不减,中非合作势头不降,中肯经贸合作面临新机遇。中方愿同肯方全面落实好会议成果,推动双方各领域合作走深走实,互利共赢
本文摘要:中新网湖南新闻7月8日电 (通讯员 雷真真)“2019中非职业教育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日前在乌干达大城坎帕拉完满告一段落。 中新网湖南新闻7月8日电 (通讯员 雷真真)“2019中非职业教育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日前在乌干达大城坎帕拉完满告一段落。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方代表院校之一,沦为唯一一所由埃塞俄比亚教育部批准后,与该国国家铁路集团铁路学院签下合作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