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离开法国几个月,便爆发了这样一宗骇人听闻的《查理周报》枪击案,惨案之后,大概法国又要动荡好一段日子。有报道访问**兄弟其中的弟弟,一个巴黎出生的阿尔及利亚裔青年,自言来自也门盖达,要卫护先知,为宗教大开杀戒。这是法国最尖锐的种族、宗教及文化冲突。
虽说法国人自许自由平等博爱,但走在巴黎路上,有时还是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肤色、语言的种族分野,你不是白人、说不好法文,待遇自然会差一点。甚至是土生土长的移民,能说一口地道法语,在这样一个移民国家、移民城市,偏见歧视,也不会没有,无论是外黄内白甚至外黑内白,他们依然身是客。
大概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非常4女婿》(Serial Bad Weddings)在法国会得到最高票房,去年在巴黎几乎有好几个月都见到戏院前的人龙。电影里一个传统法国家庭,来了四个外籍女婿,包括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塞法迪犹太人、中国人和天主教徒非洲黑人,好一个彩虹家庭,身处法国,无论你是哪种人,在电影里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
挖苦其实也是一种搞笑方式,所以在看电影时,听到主角有意无意嘲讽中国人——吃狗肉、喜欢奉承、总是神神秘秘地把事情放心里等,说中了,还是会忍不住笑起来。又或者说阿拉伯人就是会偷偷抢抢,黑人所受的歧视更不用说,笑到最后,仿佛突然间触碰到核心问题,轻松之下,其实很严肃。
同样拿宗教来开玩笑,但现实世界却不如电影的大团圆。到底受到怎样的压迫和讪笑才会酝酿出这样的终极报复?法国也因此而损失了一批以画笔讽刺社会的敢言之才,言论自由被血染红了,还是痛心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