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爆了跑爆了跑爆了跑爆了跑爆了不甘心不甘心不甘心不甘心不甘心!
跑进最后一个隧道,跑回向山游客中心。我跑爆了,却还是在原来目标设定的时间内跑完。看了跑表,里程只有28.46K,少了500m,送了我宝贵的3分钟。没有BP,没有新纪录,没有开心或不甘心的泪水,只有喘息,补充水分,跟小心翼翼的赛后伸展。自己知道还有改进之处,知道自己的上下坡需要锻练,知道自己的意志力极限,还不能让自己满意。
宜兰冬山河本身就是马拉松赛事的路线之一,从冬山河亲水公园(也就是童玩节举办的地方) 出发,沿着河的一岸去,再沿着河的另一岸回来,依据个人的喜好,只要选对跨越河岸的桥,可以跑5K、8K、16K、甚至到半马都可以。
早上三点,我站在电梯里,看着镜中的自己,深呼吸告诉自己,就当跑个 long run。按下电梯的按钮,“电梯关门中~”微小的语音在黑夜里隔外清晰。 电梯的门缓缓关上,我和电梯一起落下。
高雄东南西北的第四条跑步路线,也是这次过年跑步的收尾。我选择了之前落成,被许多人称之为高雄骄傲之一的卫武营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找了一条从来没走过的“凤山溪自行车道”,打算一路跑过去,再切到卫武营去。全程大概10K,来回20k可以当作LSD。因为当天下午就要返回新竹了,所以跑得轻松些,只跑单程,回程一样用 c-bike。
高雄东南西北的第三条跑步路线,我想体验一下这几年来高雄作为观光,最显目的“港区”。之前我跑过前镇那边的高雄港,不过是比较像加工出口区的高雄港。而化身为观光性质的高雄港,则是在所谓的真爱码头、新光码头那一带。说实在的,要不是这次仔细作功课,并且自己用双腿跑过一次,我还真的搞不太清楚哪个码头是哪个码头。明明有的过去有去过,但就是跟名字对不起来。一直到这一次,我才真正比较有概念。
这次过年假期的第二场跑步选在大年初一,大家都还在睡梦中,人少最适合跑步了。地点我选了旗津,环岛一圈大概18K左右,平常去旗津都是人挤人,这次去应该整个沙滩都是我一人独享吧,我窃笑着。
凤山水库是我这次东南西北的第一个尝试,每次到大坪顶热带植物园那边都会留意到招牌,可是却从来没有进去过。之前看蔡志浩老师的文章,才知道这个离我家车程15分钟左右的水库原来有开放时段的管制,如果是我平常要去,应该也是扑空吧。既然开放时间只有清晨05-08跟下午1430-160,那当然选清晨的时间;水库禁止任何车辆进入,没差,我本来就是要靠双腿跑进去的。大众运输交通不便,没差,我跑步过去就好。
我最早发现的,是指导教授的身影,然后是我最爱的小幸福 (和小平安)。不过他们很明显都没有发现挥舞著左手的我。等到足够靠近时,我大声喊出“小幸福!”
发呆中的小幸福首先反应过来,然后是小平安,最后是低头滑着手机的指导教授。当小孩大声为我加油时,我已经掠过他们。
最动人的加油声,开始出现在身后。
前面,还有一个半马呢!
田中马,再一次教导我,马拉松没有这么简单。不管是10K,还是全马,都一样。在热情的乡亲加油声中,在丰富的补给中,路跑的本质,其实是不变的。唯有深刻的体验到教训,自己才会进步,才会成长。两年前的10K是这样,两年后的初马也是这样。当下,我只有疲惫和不甘心,但是在回程的高铁上,我才体会田中马想要教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