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物,尊彝之属”。从最初用作祭祀的青铜礼器,到日常生活中的瓶瓶罐罐,器物在中国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东方韵味的审美情趣。在明代以前,中国是最具有器物精神的国度。“器物精神”说到底也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以“茶、瓷、丝”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曾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的文明,它是中国匠心和器物精神最好的证明。

当代社会有自己的时代特征,我们的文化、艺术要想传承下去,势必要跟随时代的语汇去发展、创新。所谓当代器物,既指广义上的设计与造物,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当代精神的器与物。艺术家置身于当下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在古代文明与未来发展的断裂之处,思考器物的有用与无用并试图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无·物-中国当代器物展”,是一次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探索从“无”中寻找“有”的表达方式。一杯一盘,有用无用,器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内心。

此次展览将目光聚焦于对“器物”的当代性有所关注的艺术家作品,这些艺术家一直持续创作,思索当下时代的审美语言以及器物与生活的关系。这是一条脉络,更是一种价值的呈现。我们期望这次展览能够重新展示古老的器物精神,让大众在欣赏美的同时,对于器物的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产生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