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记者在人民银行济南分行2019年上半年金融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该行认真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要求,组织全省金融机构主动担当、狠抓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统计显示,截至6月末,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8.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3%,比去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新增本外币贷款5521.1亿元,相当于2018年全年增量的81%,同比多增1282.6亿元,增量居全国第4位。
记者了解到,在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济南分行按照“几家抬”的工作思路,强化央行资金引导、注重部门协作、深化银企互信、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优化升级“山东省企业融资服务网络系统”全省民营和小微金融服务工作实现增量扩面。到6月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包括单户授信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5372亿元,较年初增加736亿元,较年初增长15.9%,高于全部贷款增速8.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户数78.9万户,较年初增加12.2万户。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下降,6月份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49%,较年初下降0.32个百分点。
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方面,济南分行建立“四个一”工作模式,即按季与各省级金融机构、农业主管部门召开会议,沟通情况、研究问题、部署工作;按季开展“一县一品”现场观摩,指导辖内金融机构设计专门服务县域特色农产品的“一县一品”特色信贷产品;举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大讲堂,对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培训;建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简报》,加强产品推广和经验交流。到6月末,全省涉农贷款余额2.7万亿元,上半年全省新增涉农贷款1031.8亿元,同比多增17.2亿元。其中,农户贷款和农村基础设施贷款分别增长13.7%和31.3%,分别高于全部贷款增速2.4个和20个百分点。从县域贷款看,上半年增加1425.2亿元,同比多增561.2亿元,占各项贷款的25.8%,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
在金融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方面,济南分行加强与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等部门合作,组织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开展现场走访、精准对接,并联合省财政厅开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优秀金融产品创新评选,调动金融机构产品创新积极性。截至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共对接2019年省重点建设项目95个,对接率79.2%,授信金额555亿元,贷款金额228亿元;共对接“儒商大会”签约项目92个,对接率68.7%,授信金额221亿元,贷款金额35亿元;发布的298家有融资需求的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企业中各金融机构已对接287家,对接率96%,部分项目已经对接成功;洽谈中的项目177个,涉及融资需求金额1000多亿元。到6月末,全省基建贷款余额18575.4亿元,同比增长13.1%,比全部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上半年基建贷款增加1503.4亿元,同比多增55.1亿元。目前来看,根据各类项目的进展情况,银行对接顺利,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有充足的保障。
在外汇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今年以来,山东扎实推进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积极推动外汇管理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推进资本项目收入结汇支付便利化试点,贯彻落实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并全力助推贸易新业态发展。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2019年上半年,全省银行结汇563.1亿美元,售汇522.2亿美元,结售汇顺差40.9亿美元。从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看,银行代客涉外收入903.6亿美元,对外付款809.7亿美元,涉外收付款顺差93.9亿美元。
为提高外汇政策宣传与精准化服务水平,人行济南分行2019年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外汇服务进万企活动。截至6月末,共实地走访涉外企业近5000家,各地开展集中宣讲和推介活动157场,服务涉外企业1.1万家次。组织专项或定制化宣讲辅导1298次,服务涉外企业3000余家,积极引导企业树立“风险中性”意识,帮助其运用汇率避险工具积极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切实帮助解决融资、结算、汇率避险等困难问题近130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