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由原中科院长春地理所和原中科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所整合而成,是中科院设在东北地区的综合性地理学、农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

始建于1957年,2001年更名为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 是国际激光测距、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等重要基准站。

9月29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报告(2021年)》称,该院2021年3月启动“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以来,联合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三省一区开展科技攻关与关键技术示范推广,已共同打造7个万亩级示范区,截至2021年底,核心示范区面积11万亩,形成主推技术22项,累计示范推广面积7700万亩。

《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报告(2021年)》是继去年首部《东北黑土地白皮书(2020)》之后,由中科院团队编写发布的系统介绍黑土地自然生态本底特征、分析黑土地开发利用与粮食产出情况、总结“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以来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最新进展的年度报告。

中国科学院介绍,“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是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继“黄淮海”农业科技会战后,中科院联合黑吉辽蒙三省一区,启动实施的又一次农业科技大会战。下一步将围绕黑土地力提升、肥沃耕层构建开展科技攻关,发展土壤健康与产能协同提升理论,进一步强化生物、信息、空天遥感等多学科技术与农业有机融合,打造“用得上、有影响”“推得开、留得下”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硬核技术,构建更加成熟、有效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为用好养好黑土地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贡献。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7520号 邮编:1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