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 Waldorf 想想华德福 - 华德福孩子的求学路(2/6)你和别人不一样吗?

这篇文章是2013年5月25日由《教育旷野》(March's Educational Wilderness)举办的“华德福教育思潮”讲座的文字整理记录,经得提问的王智弘老师、口述的李庭怡同学、文字整理方巧如小姐的授权同意而转载使用。原文位置在方巧如小姐的“当下‧繁花”部落格。

此外,原文并未设立明显标题,为了帮助读者更容易了解段落,所以通达人替不同段落下了标题。一并在此说明。

至2013年,慈心华德福中小学的第一届毕业生已经20岁了。

有许多关注华德福教育的人心中都有疑问“这些一路接受华德福教育的孩子们,在接受华德福的中小学教育后,如何与体制内的高中教育接轨?从现在回头来看,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过去这段体制外的求学生涯?如何看待华德福教育?”

在2013年5月25日午后,在《教育旷野》(March's Educational Wilderness)举办的“华德福教育思潮讲座”中,March 老师邀请了一路从慈心幼稚园念起,历经慈心共学团体、体制内公立小学就读,又回到公办民营的慈心华德福中小学就读,历经基测洗礼后就读罗东高商,最后进入东海大学中文系就读的李庭怡同学,分享自己的求学历程、对华德福教育的看法、与进入所谓的体制内学校就学的心路历程。

同时,March 老师也邀请一路在慈心华德福中小学任教的王智弘老师(2013年至2014年担任十二年级导师)担任提问者与补充者。

在2013年5月25日午后由《教育旷野》(March's Educational Wilderness)举办的“华德福教育思潮讲座”中,March 老师邀请了一路从慈心幼稚园念起,历经慈心共学团体、体制内公立小学就读,又回到公办民营的慈心华德福中小学就读,历经基测洗礼后就读罗东高商,最后进入东海大学中文系就读的李庭怡同学,分享自己的求学历程、对华德福教育的看法、与进入所谓的体制内学校就学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