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主要取决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和要求。黄炎培先生在1930年总结了他办职业教育的经验,指出:“就吾最近几年间的经验,由吾最近几个月的思考,觉得职业学校最紧要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说来,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社会性即来自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的特征,社会化则是通过教育使个体参与正常社会生活、不断发展的过程。当前,职业教育必须主动面向、走向市场,形成与就业市场息息相通的工作机制,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发展规模、办学形式、培养人才的周期、专业及课程设置、师资任用、教学组织安排等都要体现市场精神,不能关门、凭经验办学。当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引导、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就业行为,努力做到社会化与人性化的统一。从职业教育管理的角度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职业教育与社会关系正在进行调整,社会化的关键是改变。学校办社会”的模式和机制,走“社会办学校”的道路,加强产学合作,鼓励社会各界、各行业企业按需兴办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的全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