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于教育志策会时谈到,人在幼童时期,师长若能循循善诱,给予正确的人生方向,就可以展现“人之初、性本善”的善良心性。
问: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是优良的,究竟要维持传统或随时创新?
上人:优良的教育也分为知识型、智能。知识型的教育培养出很聪明、学得快、做事认真的人才,但是若在功利条件上衡量,就容易转变心向;智能的教育着重于愿力,有使命则不受名利诱惑。
评估教育,不能讲究功利,要具有因果观念,重在培养人人朝向对全人类更好的方向付出,而不是为自己。
在校学习时,若是老师了解、投入慈济精神,自然能引导孩子培养使命感,于毕业后投入志业体,奉献所学。像慈济技术学院在护专时期就打下良好的基础,孩子们对慈济很了解与投入,毕业后在慈院工作,就花莲成家立业。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的引导对于孩子的人生方向有很大的影响力。
老师可以发表教育甘苦谈,案例分享,成功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