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6年。

《胡适教育思想研究》,获“全国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著作二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9年。

《论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上海市哲社评委会,2002年;另获“《社会科学战线》创刊25周年优秀论文奖”,2003年。

《试论王国维的教育哲学观》,获“上海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上海哲社评委会,2000年。

《转型期中国儿童人格教育的文化审视》,获“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研成果论文三等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5年。

《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与人格理想》,获“上海市第七届教育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1年。

《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获“上海市第六届教育科研成果著作二等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1998年。

“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1997年。

答: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每周我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心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劳任怨。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答:4月份开始,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上海22届论文抽检活动,旨在检查高校毕业生论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