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雪庐老人的《论语讲要》,〈子张篇〉第十章。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这章书,“子夏以为,君子使民、事君,都要以信为先”,这个信就是信任、信赖,彼此有信赖;君就是在位领导的人。不管是民还是君,都要以信为先,彼此有这个信任为优先。“君子在位时”,君子就是指在位的,当官、当国君的,他必须“先要取得民众的信赖,然后才能劳役民众”。如果还没有得到民众的信赖,就动用人民来为国家服劳役,“**众会以为你虐待他们”。这就是还没有得到民众信赖,不能先去使民;要让民众了解,让他有信任了,为君的、在位的领导才能够劳役民众。

“君子若在臣的地位时”,臣就是被领导的,“先要取得君主的信任,然后才能谏君;如果未得信任,则君主会以为你在毁谤他”。这也是要信,劝谏上面的领导,必须要取得上面领导对你的信任,你才可以去劝谏。劝谏当然有劝谏的态度跟方法,如果还没有得到信任,你就去劝他,上面这个领导会以为你是在毁谤他,就得到反效果。所以从这个例子,不管领导、被领导,我们在社会上,你一个公司团体,总是有领导、被领导的,彼此都要取得互相信赖、信任,而后才能去劝导,不然好意去劝导,反而会被误会是在毁谤。在朋友之间也是一样,还不是很深交的朋友,要等到彼此之间互相很了解了然后劝他,他才能接受;如果还不了解,彼此之间信任度还不够就去劝他,可能他不能接受。所以这章书,君子使民、事君,就是对上、对下都是要以信为先,彼此有信赖。

“厉己的己字是民众自指”,就是指民众自己;“谤己的己字是君主自指”。这两个己,一个是指民众,一个是指君主。信而后谏非常重要,我们好意劝人,不管对上、对下,做什么事情,这个原则一定要把握,有信赖,我们再去劝谏,再去使民。

好,这章书我们就学习到这里。祝大家福慧增长,法喜充满。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