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体育报刊《体路》创办人兼编辑徐飞小姐早前出席学院讲座,与同学分享体育记者的辛酸。她指早前远赴巴西里约拍摄奥运期间,每天只能睡数小时,因此希望同学懂得欣赏新闻和体育相片背后付出的努力。

新闻学学会早前邀得本地体育媒体《体路》创办人兼总编辑之一的徐飞小姐到本校举行讲座,与同学分享体育记者的日常工作与作为记者的使命。

徐小姐在讲座中分享自己担任《新报》全职体育记者时的所见所闻,例如在2009年山东全运会与当时初出茅芦的李慧诗因一次采访而成为好友的故事。她亦谈及自己创立《体路》的辛酸:“最艰难的日子为开设网站的头十个月。当时没有薪金却每天忙碌工作,曾试过银行户口只余六百元,不过最终亦做出成果。”徐小姐亦不忘勉励同学们 :“不要贬低自己的价值,只要凡事多走一步,在工作上发掘新元素,年青一代都可以做得出色。”

关玉婷同学(新闻学二年级)表示讲座对自己的影响甚大:“对体育新闻行业的认识比以前加深了很多,亦会更积极装备自己将来成为一名体育记者。”

主办讲座的新闻学学会指导讲师谢玮升博士称:“徐飞小姐在创立《体路》的过程中亦展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希望同学可以在她的分享中明白坚持的重要,及了解新闻行业的严谨要求。”

徐飞小姐为本地资深体育记者,亦是香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的校友。她有份创立的《体路》亦多次获得主流媒体的专访和报道。

徐飞 (左二) 是浸会大学国际学院的校友,演讲前也不忘与昔日的老师分享毕业后的经历,她亦鼓励师弟师妹争取更多实战机会装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