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38度还不能装冷气?国中小装冷气引起热议!
夏季气温屡创新高,中小学的学生们因为没有冷气,而必须耐著高温上课。为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给孩子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在教室安装冷气机降温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谁出钱?
自从6月初台北市长柯文哲宣布:中小学教室将全面装冷气后,网络上针对“冷气机是否应列为校园基本设备”展开了一连串的讨论,根据正负文章数量趋势图(图一)可看出,舆论高峰出现在6月5日,而后逐渐趋缓,但仍持续有讨论声量。
关于冷气的必要性,大多数网友都表示支持,毕竟气候变化剧烈,要学生在38度高温下学习,实在令人无法想像,许多地方政府也将跟随台北市的脚步,如台中市、新竹市、彰化县和桃园县等地区都宣布中小学将全面装设冷气。
尽管如此,部分官员及地方政府仍对此持反对意见,其主要的反对理由有三:首先是教室装冷气用电量将大增,与节能减碳政策背道而驰,应盖绿建筑;其次为开冷气会降低学生从事户外活动的意愿,且冷气吹多对身体不好;最后是装冷气费用昂贵,资金不足的地区恐无力负担。
对于上述反对理由,许多网友也纷纷反驳:
其实,装冷气与否最大争议还是“钱”,从图二的文字云可看出“电费”和“经费”是民众关心的问题,冷气电费该如何分摊?装冷气到底该中央统一补助装设?还是县市政府因地制宜?
关于电费,家长们普遍认同“使用者付费原则”,学校也会加强宣导节约能源,养成孩子有需要才开冷气,并随手关冷气的好习惯,尽可能降低用电量。
既然“电费”问题已有共识,剩下就是“经费”问题了,教育部国教署表示,国中小全面安装冷气,不包括新增的电费在内,支出就高达805.2亿元,费用高昂,中央不出钱,地方政府就只能各凭本事了,资金较不足的地区,如基隆、南投、云林等县市就无法跟进装冷气的脚步。
“钱”一直都是最现实,也最令人感到无力的问题,经费的短缺让一项政策从“该不该做?”,降格成了“有没有钱做?”,如果中央不做,地方政府也不做,家长们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毕竟,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青年人舆情视野】系列文章系由一群关心社会的青年人自发性决定主题并进行分析,由浚鸿数据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舆情数据库作为分析素材,能充分展现时下青年人关注的议题,以及他们的想法。
闲暇时喜欢看看小说和电影,未来希望从事数据分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