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年我国企业在国际上面临的智财障碍与壁垒观之,其决胜关键其实更在于研发投入之初的布局与规划,事后的法律争讼的攻防,其实能着墨的已属有限。因此智财人才的培养应更着重于布局、规划之“管理面”与“工程面”的人才培育,方是我国突破国际智财障碍与壁垒的关键。
因此,本所的发展特色在于专利实务、管理里轮、与法学素养三种专业的结合。传统的法律或科法院所、智慧财产研究所、技管理研究所等,在智财人才的养成上,大多或以相关法学的训练为其主轴,或以管理的训练为其主轴,本所首先采行系统性的跨学术领域整合,以法律保护为基础,结合工程实务、管理加值为特色,在本校坚实而强调实用的理工传统基础上,进行跨领域融合,以期能为国家培养出实用且高品质的智慧财产人才。
此外,为达成本所“缩短理论与实务间的落差”的教学目标,本所认为:
1.应由教师带领学生来填补理论与实务间的差距。产业界应扮演辅助的角色,而不是将培养的责任完全移转给产业界。
2.教师本身应该积极参与产业运作。如果老师的所学也与实务界有差距,又如何能期待他们教出来的学生能够没有学用落差呢?
根据以上的看法、以及本所的特色发展所需,本所采行以下发展作法:
1.本所多是聘任具有实务经验的老师。本所目前共有13位教师(含专任教师、专案教师、合聘教师),皆为管理、法律或工程背景之专家,多具丰富之产业服务经历,其专业分布如下图所示:
2.从事产学计划、提供专业服务,进而从上述互动中,奠定教师与实务的接轨,更透过教学转换为学生整合工程、法律与管理之专业能力,实现本所“缩短理论与实务间的落差”的教学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