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在云栖大会提出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和新能源这5项“新”概念。而两年后同样在云栖大会上,他把焦点放在了新制造。
“今天我想跟大家主要讲讲新制造。”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两年前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了新零售、新制造、新技术、新金融和新能源这5项“新”概念。而两年后,同样的活动、相同的场地,他则是把话题更聚焦在5新当中的“新制造”。
为什么这个时候要谈新制造。一来,这是阿里巴巴在5新布局中,少数还没有做出成绩的一个项目。二者,根据马云自己的说法:“新制造很快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制造业带来席卷性的威胁和机会。”
其实近来马云已经不只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出警告:“未来10~15年,所有制造行业所面临的痛苦远远超过大家的想像。”他认为要想度过这个挑战的历程,最关键的其实不只是技术变革,还得有充分的思想变革准备。
首先在观念上,企业必须先对IT和DT(Data Technology)有基础的认知。马云指出,在IT时代,要求的是标准化、规模化;DT则是要求独特化、个性化、灵活性。更具体来说,在IT带来的工业时代里,竞争力是5分钟可以生产两千件相同的衣服;但DT时代需要的则是五分钟生产两千件不同衣服的能力。
而马云认为,“新制造就是基于DT思想的制造。”他也形容,新制造时代和工业时代其实都是采流水线作业,只是新制造的流水线上,跑得是数据,用得是云端的运算能力而不只是电力。
在这样的概念基础下,他认为那些未来10~15年可能经营得愈来愈痛苦、愈来愈艰难,甚至可能会消失的企业,主要就是“依靠传统资源消耗型”的落后制造业。马云形容:“不拥抱新制造的企业,就如同盲人开车。”因为在缺乏数据能力的情况下,既不知道客户是谁,也不知道客户要什么。
他也特别提到,有些制造业者或许透过网络行销创造出一定的销售业绩,就认为自己已经跟上新时代。但马云认为,单单只是拥抱互联网,其实还不具备面对明天的能力。他进一步解释,新制造会重新定义制造业、重新定义客户市场、重新定义供应链、重新定义所有制造商运营服务。举例来说,企业主导的商业模式,在未来将会转变成由消费者主导。所以这不单纯只是“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聚合”。
然而互联网和制造业加在一起虽还称不上是新制造,但马云相信未来这两者也是分不开的。他表示,过去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是互相看不上,但未来不管看不看得上,都必须集合起来过日子。只是必须在两者融合之外,还得再加上IoT、云端运算和大数据的应用能力,才可以说真正具备了成功的基础。
他举例,这就像是今天很多装置可能都已经具备连结网络的能力,如道路摄影机。但如果连上了网络,却没有云端运算能力、没有人工智能,那也不过是一个用来罚款的装置。“这是对数据的浪费。”马云说。
而除了制造业要与网络结合,马云也表示:“我们要明白,未来没有纯制造业,也没有纯服务业。”他认为新制造就是“服务制造业”。由此他也导出“不能再寄望制造业创造就业”的论点。
他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未来会逐步取代标准化的工作,但服务体验和创新能力是相对难以被替代的。所以与其寄望制造业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马云认为未来真正能创造就业的其实是服务业。
也可以说,马云认为新制造除了需要技术面的整合和创新,更大的竞争力将是来自制造背后的创造思想、体验、感受,以及服务能力,需要的是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完美结合。
“新制造的班车已经启动,不加速企业、不去拥抱未来变化、不改革自己,相信未来10~15年大家都会哭天抢地。”马云预警:“过去10年零售业所面临的巨大痛苦,很快会降临到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