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旋
本报合肥1月17日电 (记者徐靖)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近期与国内外学者合作,实现了硅基自旋量子比特的超快操控,其自旋翻转速率超过540兆赫,是目前国际上已报道的最高值。团队成员包括郭国平教授、李海欧研究员等。 硅基半导体自旋量子比特是量子计算研究的核心方向之一,具有长量子退相干时间、高操控保真度等独特优势,并且可以很好地与现代半导体工艺技术兼容
2003年进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7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大学微电子研究院,2009至2011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进行交流学习,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新型半导体器件特性及量子输运快速算法研究》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毕业后,继续开展博士后研究,获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2014年曾琅加入北航自旋电子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二维材料中的自旋输运,电压控制自旋器件的设计与仿真,基于自旋纳米振荡器和自旋波的布尔运算和类脑计算器件
铜氧化物和铁基超导作为两大高温超导家族,它们的高温电性微观起源与磁性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作为磁性涨落集体激发的中子自旋共振模是其关键实验证据。尽管在铜基高温超导体中已建立自旋激子模型来解释自旋共振现象,但其他非常规超导体中并没有统一的物理图像。我们在多个铁基高温超导材料体系开展了一系列非弹性中子散射实验,详细研究了中子自旋共振模的空间调制、色散关系、各向异性等物理特性
磁极化子是微波腔中由强相互作用的磁振子和光子组成的混合玻色子准粒子。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引入附加相控场来驱动磁化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观察到能级吸引,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我们引入了一个赝厄米哈密顿量,使得我们能够在磁振子-微波耦合系统的四维参数空间中得到一个三维的“例外曲面”。我们系统的赝厄米哈密顿量在腔自旋电子学中有最普遍的形式,其中PT和反PT对称是其中特例,该建议使空腔磁振子极化器成为一个丰富的平台,可以实现有趣的“例外点”现象,相应的实验建议也将在报告中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