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说到策略时,人们不禁想到计谋、竞争,甚而是狡诈和玩弄权术,这思想在属灵的群体中是不道德的,对上主有信心时,这甚至是不需要和不应该谈及的。若说牧者及信徒领袖都应该有异象,有天国的眼光时,相信不会有人怀疑这看法吧!
策略只是在管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描述人和组织在订立和实践目标时的一些行动纲领而已,当中可能涉及一些资料搜集、环境和形势分析、方向调整、组织重组,以及人事调动等等行为,但绝不是利用谋术来打击别人或其他群体,以达一己利益。
有策略意识的领导人,应有较远大的眼光,即是有幅长远发展的图画,知道现在要做一些事情来实现这图画。教会中,我们长远发展的图画就是在天国观之下,明白我们这特定的群体如何实践耶稣给予我们的大使命,这图画是由教牧及领袖带领信徒去绘画的。我们往往称这种长远发展的眼光为异象!这只是替这图画的来源加上属灵的注脚,即教会长远发展的路向是从神所领受而来,不是全凭己意,自把自为,即不会“放肆”。
现实是眼前的事工已应接不暇,很多堂会同工领袖只能看现在,何来长远发展?对,这是要解决的问题。但在有长远发展的图画时,现在的一些事工可能根本不用做,又或另有能人愿意接棒,让牧者领袖有时间做“正经事”。总而言之,长远发展是要有全面有系统的思维,有长远发展眼光之余,也要看现在,考虑各种事工的优次,顾及现在和将来的需要,以及预料可能发生的影响等,不能只热诚地拥抱将来,忽略现在当下的情况。
制订行动纲领时,不能不考虑怎样善用资源和优势。每所堂会都有一些特别的资源,不管是地方、传统、文化或人,总有一些资源是可善用的,成为达到长远发展目标的优势。一般而言,人是最重要的资源,不单是教牧同工和长执,还有各会友,甚而是小孩子!神给了每位信徒不同的恩赐,为了去建立教会,有策略意识的领导,就是去和众人一同去寻求和发掘这些恩赐,作出适当的配搭,共同完成长远发展的图画,这样教会才会被建立。
倘若领导没有自省的能力,缺乏期望,又没有同理心和仆人心态,加上逃避决策和失去长远发展的梦想,便不配当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