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学提案希望开放国内大学推动双联学位,大学有不同看法。台大有疑虑,成大则指“没有太大意义”;交大则认为概念佳,但以国内现况而言,可行性低。
台大校长杨泮池表示,国内要推动双联学位,社会可能会有疑虑。以台大为例,外界恐会质疑为何他校的学生可以取得台大学位,且台大重视教学和课程品质,若是广设双联学位也不好。
杨泮池指出,现在中央研究院开设的学程,邀集台大、阳明、台北医学大学等校共同合作。透过跨校合作方式来促进学术交流,也集结各校的专长和优势,是较可尝试的方向。
成大教务长赖明德则表示,清大和中医大两校的领域较不同,各自在工程、医学领域专精,推动双联学位有意义。但成大本身属综合型大学,推动国内双联学位“较无必要,意义也没有那么大”。
赖明德认为,推动双联学位的目的,应是为了让学生具有跨领域的能力。但若要跨领域,未来学位授予法修法通过后,跨校双主修等模式一样可达到目的,是否多拿一个学位没有太大意义。“学位数量不用多”,未来修法松绑后应已可以符合各校需求。
交大副校长陈信宏指出,以交大立场而言,学校也希望比照国外,推动国内双联学位。但以国内教育现况而言,推动双联学位可行性低,“主因是和国外观点不同”。
陈信宏说,国外大学认为只要具备足够能力或合乎一定标准,就可以颁发学位。但教育部认为念两个学位,就应该两边学分都要修,同一门学分算在这校,就不能算在另一校;论文也要分两篇,没办法“一鱼两吃”。“念两个学位等于要做两份工”,学生意愿恐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