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力记者/戴宇冈报导】“我觉得台北人都太忙碌了,真的很难有机会去了解我们在地的文化,这就是我会这么执著的原因!”淡水河文化工作是的负责人陈昱良语重心长的说着。

今年就读台大夜间部一年级的陈昱良,之前的生活只能用浑浑噩噩来形容,一直到前年从部队退伍进入社会,才真正领会到要有所成就,有学问是很重要的,于是就积极的准备重考大学。在这个同时,他也正式的接触到登山与健行活动,找到了他真正的兴趣。

刚开始加入三重登山健行队,只是把登山健行当作是一个休闲活动。不过之后,渐渐地产生兴趣,走多看多之后,也就成为领队的一员,负责带队的工作。在多次的带队经验之后,不但自己的见闻更广,也搜集到不少的资料,也因此成立一个在地的文化工作室的理想就这样开始萌芽。

陈昱良之所以要将它命名为“淡水河文化工作室”,主要是因为他发觉大台北地区虽然也有很多登山健行社团,但是他们大部分都是以推广休闲活动为主要目的,却很少会介绍相关的人文、地理环境。正好之前带队的时候,地点多半都集中在淡水河流域附近,而活动前所准备的教材也就不断的累积。相形之下,他对当地的环境也就渐渐会有比较多的认识。在兴趣与资料兼具的情况下,就这样成立这个工作室,并且不定期的举办户外活动,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现在他除了白天要上班,晚上上课之外,假日时除了在三重登山健行队偶尔要带队之外,工作室方面还会有不定期健行登山活动,让同好者能在接触大自然之际,也能够对于淡水河流域的人文历史、自然生态以及地理环境方面会有比较全面性的认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些属于我们生长在淡水河流域的人自己的在地文化。

去年十月的“不一样的红树林──社子岛之旅”,是工作室成立以来第一次的健行活动,目的就是要将社子岛这个台北市最后一块净土的人文历史与地理环境介绍给大家,并带领他们加入回忆童年的淡水河的行列,只是参加的人并不踊跃。当陈昱良提及此事,只是有点苦笑的说:“虽然只有三、四个人,我还是会将我所知道的都告诉他们,毕竟还是有人有兴趣的,这种是就是这个样子!”

面临到这样的困难,陈昱良也很想尝试着去突破瓶颈。他说:“我是很想啊!我已经尽可能的去问我的朋友有没有兴趣加入,可惜都没有如愿。而且我也没有对外宣传的管道,所以只好自己继续努力了。”

文化工作刚开始常常都会遇到孤立无援的情况,更何况陈昱良是自己一个人奋斗。他说:“我们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有更多和我们一样关心本土文化的朋友们,加入我们的行列,一起为在地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