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觉得这部电影蛮好笑的,还不错。

(比起那些要人睡觉、不知所云的影展片,要好看太多太多了)。

这种看法可能忽略了这部电影就是要大家“放轻松”。

故而,当你验出HIV+,放轻松,也没事,

就像电影中情节一样,大家重新看待艾滋带原的“严重性”。

这部电影也让我们重新看待很多同志文化中的议题。

本地有些同志如果觉得不安,我觉得是文化的差异,

因为这部电影预设了加州的同志文化,一个距离台湾还很远的文化。

如果大家向往电影中的那种放轻松文化,

大家不要放弃或绝望,因为T湾未来也可能变成“加州”文化:

本地的父母未来当然可能听到同志子女变成异性恋时,

不但不会高兴反而懊恼(正如电影所示),

因为人就是社会文化与关系的产物。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这部电影是加州同志文化下的超现实狂想,

也不会真正描述了加州同志的“真实”生活,

但是“写实”不是它的目的。

它的目的,是要大家“放轻松,随性做”。

可是“怎能轻松的起来?”──有人说。

确实,很多人轻松不起来,

而T湾这里不是加州,所以这部电影的很多轻松或表面,

无法移植到本地,因为背后没有文化的支撑。

也是有个“现实”的加州同志文化在背后支撑。

这是只有在加州同志文化下,才能产生的“浮面”电影。

但是偶而,我们还是要放轻松,

这是我们看电影的目的──放轻松,

“不严肃认真处理同志的实际问题”,这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