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岭古道是一条连接贡寮区远望坑与宜兰县头城镇大里山区的步道,属淡兰古道一部分,亦为目前仅存的路段之一,“草岭”之名得自海拔较高处道旁山岭芒草生长茂盛,几乎不存其余树种。古道长约8.5公里,途中有雄镇蛮烟碑、虎字碑等古迹,于垭口及宜兰县部分可远望龟山岛。在失去运输用途后,古道近年来已成为热门景点,目前由交通部观光局东北角暨宜兰海岸国家风景区负责经营管理⋯。2013.11.21我们去草岭古道走走⋯

芒草↓

深秋时节正是赏芒花的季节,芒花现正布满草岭古道⋯

步道起点附近的大榕树↓

草岭古道据闻古代由台湾原住民平埔族逐步辟建,方便连络雪山尾棱两侧的交通。据“台湾省通志”记载,一位台湾原住民平埔族白兰氏首先辟建了台北与宜兰间的山路,后来的人也都循着这条路线,出入往来两地,这就是最早见诸文献上的淡兰古道。淡即淡水厅,以艋舺(今台北市万华区)为其起点。兰则为噶玛兰厅(今宜兰县),贯通山区的这条道路就叫做“淡兰古道”。由艋舺前往噶玛兰,必须经过三貂岭与草岭两座山脉,因此,淡兰古道又可分为“三貂古道”与“草岭古道”⋯。

这一天古道上芒花飞舞,大地也配合上演着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