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物价总水平相对稳定,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官僚来说,这三个目标,我相信,任何时候都一定是对的。

现在的问题是:“北京会做什么?”

减存款准备金?压抑楼价?又或者是撑股市?说到底,所有政策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人民安于现状。

楼价同物价升得快,就收紧银根。 到资金出现错配,就由政府出手指挥投资。到最后,所有办法都没有成效,还是要找个安全的方法去蒸发资金的破坏力,就让投机的战场转移到股市。

股市泡沫,往往是大陆经济周期重要的一个环节。2007年,大家都见识过那种爆发力,向上向下都同样惊人。

要是连股市都蒸发不掉错配资金的破坏力,北京偶尔也会放一点点钱出去。当年什么资金自由行,就是一例。不过,未到政策出台的一刻,就爆了。毕竟,世间没有事情可以违反地心吸力。

历史未必会重复。但是站在经济官僚的立场,我看不到为什么这次有什么不同之处。 当然,更重要的问题是,北京政府有能力每次都可以这样乾坤大挪移吗?今次的起步点,是衰退加通胀。放松信贷和印钞,只会令通胀和资源错配的问题更严重。可是,如果没有这两招法宝,又怎样去趋谷另一个泡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