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顺义教授,一贯生动活泼的笔触,与您分享老子的人生观(生死、苦乐、道德观)及修己治人的理念(成功之道、领导哲学、理想国)。诚如环球科技大学企管研究所兼通识教育中心主任蔡长钧教授言,“生命教育”蔚为当代社会主流,笔者将老子“无为而为”的“快乐人生”阐释得淋漓尽致,在国内外众多有关《老子》的著作中,可谓另辟蹊径,见解“独”到,极富创意,符合通识教育培养学生发展“快乐人生观”的正确目标以及利人利己的高尚情操,值得你我细细品味。
《德国哲学家尼采称赞老子“像一个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老子《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无为”,无论是生育天地的大道,或是法天则地的圣人,其伟大之处,都在于“无为而为”。天地“无为而为”,生化万物,所以清静且长久;圣人“无为而为”,服务众生,所以生命快乐而永恒。《庄子•至乐》提到:“至乐活身,唯无为几存。”一个人如果想要像大德者般达到“至乐”(最高的快乐)以及“活身”(虽肉体已死,但精神生命永活世人心中)的境界,那么唯有“无为”庶几可以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