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击
前不久发生于俄罗斯的(雨)袭击令科学家们感到惊叹,千吨级的太空在进入大气层后开始燃烧,但是余下的残骸坠入人口密集的地区,然而,俄罗斯历史上最显着的天体撞击事件是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在通古斯河流域附近发生了惊天大爆炸,数千平方公里的树木全部烧毁倒塌,据说人们看到巨大的火球划过天空。相比较前不久的陨石袭击事件,通古斯大爆炸发生于西伯利亚的偏远地区,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该起事件由巨大的陨石造成,但是人们至今没有发现陨石的碎片,使得该事件成了一个谜
数千年前宇宙两行星大“撞车” 据8月12日美国“每日科学”网站与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线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所属“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两颗围绕一颗年轻恒星运行的行星“残杂”,在数千年前发生过的一起声势浩大的宇宙连环撞击事件中,这两颗行星曾以极高的速度对撞。具体论文在8月20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公布。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是NASA“大型观测台”计划中最后一台进入太空的望远镜,其超敏感的红外线设备属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技术水平
11月16日下午,由空间中心科技处、综合论证处和中国科学院复杂航天系统电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揽星学术沙龙第二期暨第十六期空间中心学术沙龙活动在中关村园区举行,来自中科院空间中心、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德宇航等单位的十余位科研工作者参加了讨论。 本期沙龙以“超高速撞击计算及小天体撞击模拟”为主题,主要讨论了超高速计算方法以及小天体撞击建模关键技术问题。来自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的章明宇博士介绍了自由表面分子流中撞击问题的SPH模拟方法
据美国媒体报道,3月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们一直追踪的新小行星2023 DW有可能于2046年2月14日撞击地球。 2023年3月11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NASA强调,发生这种撞击的可能性非常小,大约为560分之一,欧空局则认为撞击概率为625分之一。科学家表示,轨道分析师仍将继续监测这颗小行星,并做出进一步预测
中国科研人员对玉兔二号雷达探测数据开展了深入研究,获得了嫦娥四号着陆区月壤和浅层精细结构等重要发现和认识,显示这一区域曾经历过多次小天体撞击溅射物的堆积和火山喷发事件,揭示了月球最古老、最大的撞击盆地的演化历史。 嫦娥四号于2019年1月3日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其着陆点位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 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了包括雷达在内的诸多科学探测仪器,可以实现对月面物质成分和浅层结构的原位探测
普悠玛号列车28日上午驶进台南火车站时,一名年约80岁的老翁,突然从第一月台跌落遭撞击,当场死亡,警方调查中。(台南市消防局提供)中央社记者张荣祥台南传真 109年1月28日 (中央社记者张荣祥台南28日电)从屏东潮州开往台北南港的普悠玛号列车,今天上午驶进台南火车站时,一名年约80岁的老翁,突然从第一月台跌落遭撞击,当场死亡,造成之后9个班次火车延误,警方调查中。 台南市消防局今天上午8时27分获报,一名旅客从台南火车站第一月台跌落,当场遭进站的普悠玛号撞击,卡在火车下,消防及救护人员立刻赶往,8时42分将这名旅客从火车下拉出来
本报北京12月2日电 (记者冯华、吴月辉)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发布消息,该中心研究员刘洋团队基于嫦娥四号巡视器获取的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与光谱数据,..在月表原位识别出了年龄在一百万年以内的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残留物。上述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天文》上。 在嫦娥四号任务之前,人类曾在阿波罗样品中发现了碳质球粒陨石碎片,但从未在月球表面通过遥感探测直接观测到碳质球粒陨石的撞击体残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