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康文署)三月举办《漫谈二十世纪中国“新音乐”》讲座系列,由郑学仁博士主讲,回顾上世纪中国音乐在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与融和下所产生的“新音乐”以及相关的转变和启发。
中国音乐于二十世纪初受到西乐东来的意识形态和美学所影响,开始涌现崭新的乐声和音乐形态,标志着该段时期的特有音景。《漫谈二十世纪中国“新音乐”》讲座系列共分五讲,旨在透过回顾相关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以阐述中国“新音乐”的发展,让参加者对近代的中国音乐史有更深入的认识。
内容:讲解二十世纪中国音乐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并讨论当中引起的争议。
内容:透过介绍多位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和教育家,探索中国“新音乐”的起源及思考其当代意义。
内容:探讨促成泛中国式民族管弦乐团组成的成因,以及这种崭新形式的合乐带来的启发。
内容:介绍一九五六年在香港成立、专门灌制和发行中国各地音乐戏曲的艺声唱片公司的传奇故事。
内容:回顾本地著名音乐家吴大江创办职业化香港中乐团的历史,并探讨他所提出的中乐“交响化”路线及所引起的争议。
郑学仁博士师承笙演奏家李志群和笛子、洞箫演奏家谭宝硕,曾任香港中乐团笙演奏乐师、香港图书馆协会会长,退休前为香港中央图书馆总馆长。他现为香港浸会大学音乐学院兼任讲师。
为保障公众健康,所有进入康文署管理室内场所的人士必须佩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