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篇的讨论我们可以知道动机 ≠ 需求,因为动机有分内、外在动机,这也验证了一开始前面的那句话:“需求可能形成动机,但动机不一定就是需求”。所以,我们先给一个简单的结论:“需求不是外在动机。”,看起来应该没什么问题(就目前看来),但有几个问题我们可以继续探讨:需求就是内在动机吗?外在动机会影响需求吗?外在动机会变成内在动机吗?

需求(Needs)与动机(Motivation),这两个名词很常见,但常常会被混在一起使用,我常常会问学生能理解需求跟动机的差异吗?能完整回答出这两个名词差异的很少,大部分人都认为它们指的是相同的事情,而且都混在一起使用,但真的是如此吗?

这阵子看了一本设计心理相关的书《设计的心理学》,是 Donald A. Normand — 唐纳.诺曼的大作,只要是从事界面或是使用者经验的设计,应该多少都会看过他的著作 ,而这本书已经是第三版了,作者也不断的修正及增加新的内容。这本书不太好阅读,偏重认知心理学,理论与实务之间的结合,但为了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内化,我将里面所提到的重要概念再透过自己理解的方式来进行说明与讨论。

预设用途与指意的应用方式,其实就是在于与操作者之间关系的互动与指引,在本书在第三章,有提到关于人类大脑的记忆结构与行为模式;总而言之,结论就是“大脑有时并不是那么靠谱”,因此需要其他的设计原则来进行辅助,降低大脑的记忆与行为操作的负担。

而除了预设用途与指意外,对应性、回馈、使用局限也是常用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