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政府推出了“电费”和“水费”的补贴计划,从媒体的相关资料显示,在疫情高峰期间,居民减少外出,三至四月期间住宅用电量同比增加14%,而住宅用水量较同期有双位数增长。与此同时,商户的用电量则下跌6%,用水量则较同期跌4至5成。

从疫情期间的用电量和用水量的数字来看,从侧面可以反映出另外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关注。一方面,在疫情期间,政府在给予居民在“电费”和“水费”的补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居民的生活压力,但随着援助措施的结束,广大居民的生活压力将会开始上升。另一方面,随着商户的用电量和用水量的同步减少,反映出商户的经营出现严重的困难。

本澳属于微型经济体系,而且中小企在本澳经济市场当中重要的位置,而且中小企为本澳的整个就业市场提供了不少的“支撑”。所以,企业商户在经营持续困难的状况之下,对社会以及对于居民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而商户的用电量和用水量的同步减少,对社会以及对于居民来说,也不是一个什么好的“信号”。

对于上述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以关注,尤其是类似“用电量”和“用水量”这些可以间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数据,不妨多加留意,而且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考虑延续以及完善一些“惠民利商”的措施,继续协助广大居民和中小企减压,为疫后的经济复苏保持“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