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款利率不断调降的背景下,内地居民存款规模反而大幅飙升,现象受市场广泛关注。

内地民众存款增速显著加快,反映出未来预期转弱、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官媒发文表示,要多措并举促进超额储蓄向消费的转化,包括择机降低利率水平等。

人行近期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当月居民存款增加6.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创历史同期新高,按年多增7900亿元。

内地居民在人民币存款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不仅是受长期以来的储蓄习惯影响,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也导致居民存款意愿的边际上升和投资意愿的边际下降。此外,居民购房减少,因而产生的超额储蓄也很难再回流至房地产市场,更多是以超额储蓄形式存在。

《证券时报》在头版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如何让居民从超额储蓄向消费转化,已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工作重中之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一系列有效政策组合拳,稳定居民预期和信心,进一步提振居民消费和投资。

文章表示,除了增加消费券发放,鼓励汽车消费等措施,今年有关方面也可择机降低利率水平,以降低经济主体的债务负担,刺激消费和投资复苏,为股市上行创造货币条件,并改善市场预期,提振消费者信心。

文章称,真正提振消费者信心的关键还是增收和保障民生,未来仍须进一步完善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满足居民养老、就医、教育等方面的迫切需求,降低居民后顾之忧进而降低防御性储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