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合理一点的博士论文编写模式,同样是“release early release often”(极速(而)频繁(地)出版)。如果我攻读博士课程,从课程之开头,我就应该(例如)每一出版一篇网志短文。日日如是,累绩三年。然后,选当中最好之十篇文章合体,再打磨成学术文章出版。
(问:那样,会不会在你成功,出版学术文章之前,就已经被同行之中的害群之马,盗取了你的原创概念,从而捷足先登,出版了文章?)
绝对有可能。所以,你未必要跟足这个例子。重点是,你根据其精神,来设计你的策略。
无错。以下把它简称为“频繁出版”。有了这个精神,你自然可以适当地修改这个例子,避免被坏人抄袭。例如,你每天学术短文,不必发表于公开网志上。你可以改为,只发表在半公开的网志上,导致只有知己朋友可以看到。
而最重点是,有了这个“‘极速频繁出版’远比‘延缓完美出版’优胜”的心态后,你会知道,在博士课程中途,甚至是之初,在专业学术期刊发表,每篇几页的文章,远比在博士课程后期,在大学研究院之内发表,每本三百页的论文,来得重要。
试想想,如果已经出版过,几篇学术文章,把它们合体成博士论文,又有何难度呢?
其实,你博士论文中,最重要的想法,就已经在那几篇文章之中。你需要做的,就只是串联、扩展和打磨罢了。
(问:你的意思是,要透过每天出版一篇短文,累积成每数个月一篇,可出版的学术期刊文章;然后,再透过那数篇学术期刊文章,累积成你那本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