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谈“拗柴”(足踝扭伤),其治疗的关键是尽快消肿。这次让我说说处理其肿胀的另外两个要点──休息和包扎。

由于“拗柴”主要是扭伤足踝韧带,所以站立或步行都会对其造成一定压力,影响康复。因此,扭伤后的第一个星期应减少不必要的站立和步行﹔消肿方面,方法就是把患处承托起,例如睡觉时用枕头把小腿承起;坐立时用小?子把患足承高。这些做法皆有助于肿液回流,减少积聚。两、三周后,足踝肿胀可能已经消除,且日常步行更可来去自如,但这并不代表可以全面恢复运动,因为韧带纤维的痊愈,理论上是需要两至三个月的。因此,正确的休养期最好为两至三个月,才逐渐恢复剧烈的体育运动。不过,期间我们会透过特殊的锻炼运动来促进康复。

包扎可帮助消肿和限制关节活动的幅度,对足踝起了支持和保护作用。运动物理治疗学对“拗柴”的包扎法十分讲究,例如我们会使用一种为关节而特制的包扎带,其弹性和韧度很高,而且表面具有少许黏性,因此当包裹着足踝时,重叠的带面便可互相黏附,于活动时不易移位或松脱。不过,这种专业的物料于市面上不易买到,所以如需自行包扎的话,我建议大家到药房购买宽度为三吋的弹性绷带,以“镙旋式”的扎法从足掌前部往上扎至小腿下部,幅盖整个足踝﹔如果你学过急救,“八字式”的扎法效果更佳。然而大家要注意的,是睡觉时不应扎得太紧,因为这样会影响血液循环,或会使患处于半夜时更肿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