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头山,位于新竹峨眉与苗栗南庄之界,属于“参山国家风景区”,是著名的寺庙圣地。从日据时代初期,佛教僧侣就利用狮头山现成的天然岩壁洞穴兴建寺庙,最早的狮岩洞(元光寺),建于明治28年(1895年),其后,劝化堂、梵音寺、辅天宫、开善寺陆续兴建,寺庙的建筑风格,既维持中国寺庙的传统,也受当时流行的西洋建筑风潮影响,使得狮头山的寺庙建筑呈现中西合壁的多元面貌。

狮头山的寺庙,遍及前山(狮头)及后山(狮尾),前后山之间有山路相通,全长约5公里,即今日所称的“狮山古道”。狮山古道前山的登山口在“头南公路”(124县道头份至南庄)22K处,登山口有一典雅的山门,上头横镌“狮头山”金色大字。这座山门建于昭和15年,是为了庆祝日本皇族2600周年而兴建的。同年,狮头山的前山开始铺设石板路,直到翌年才完工。

旧称“红毛馆山”,位于苗栗狮潭乡与南庄乡的交界处,毗邻南庄乡蓬莱村,蓬莱村旧称“红毛馆”,相传早期荷兰人曾在此地设馆,因而得名。

日据时代,红毛馆山半山腰发现一处山泉,相传泉水可以治病,因此吸引许多民众前来取水治病,于是建庙“灵洞宫”加以祀奉,称山泉称为仙水,红毛馆山因此被称为“仙山”。仙山,为苗栗名山,名列台湾小百岳。

灵洞宫现址位于仙山半山腰,经过历年扩建,庙宇华丽,香火鼎盛。庙宇附近已形成市集,成为狮潭、南庄之间124县道途中一处知名的观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