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本报正式发布我省首份《2011武汉市民消费调查报告》,涉及住房、汽车、旅游等14个消费领域、50个细分行业,近700个市场主流品类及品牌,全面直观地反映出当前武汉市民的消费生活状况。

近日,本报已连续刊发了教育、家居、腕表等多个行业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本期《尚城》,我们将解读食品保健品类消费行为的重要调查数据。

服务社会,造福消费者就是我们的经营之本。调查报告为武汉企业提供一个全面认知武汉市场的机会,从根本上让我们能够有的放矢,能够在2011年更好的为武汉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调查报告更加坚定了我们用专业技术品牌建设医院、坚持走创品牌之路的信心,我们会努力打造华中地区最优质的骨专科医院。

此次调查报告是一个大举措,做得非常到位,对推动行业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我们希望整形美容行业也能开展这样的调查。

1.近七成消费者购买食品保健品是为了自我保健和送礼,这也是促进保健品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

2.消费者购买保健品的主要渠道是专卖店和药店等。

3.超过四成消费者愿意选择养身茶类保健品。

4.超过六成消费者在感觉身体需要时,会购买食品保健品。

5.保健品效果是品牌发展的本质动力。

6.规范食品保健品广告宣传,强化品牌形象是关键。

1.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使用保健品。调查显示,只有约20%的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使用保健品,比率较低。

2. 效果和价格是消费者不使用保健品的主要原因。消费者对保健品的“不信任”主要来源对效果和品质的担忧,以及价格的过高。这对于保健品的市场定位有很大启示。

3. 药房、专卖店是购买保健品的主要渠道。消费者选择药房和专卖店作为购买保健品的主要渠道,反映出消费者对保健品市场货源的担忧,他们更认可可信度更高的渠道,以保证产品的正宗。

4.保健品效果是品牌发展的本质动力。52%的市民购买保健品时首要考虑的是效果,接近30%的市民选择品牌。

5.多种促销方式,实惠是关键。消费者喜欢的促销方式是:打折、买赠、免费试用三种。最直接的促销方式最受消费者欢迎。

6.养身茶疗类保健品市场前景广阔。有超过40%的消费者选择养身茶类保健品作为自己要购买的保健品类型。这类保健品的畅销,符合中国人对传统的理解和消费者对保健品的定位。同时,显示消费者对保健品定位趋于理性,保健品不能代替药,但是可以提高身体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