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萨克·牛顿爵士(Sir 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者,经典力学的奠基人,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牛顿身后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牛顿于 1687 年首度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主张“绝对的、真实的和数学的时间,它自身以及它自己的本性与任何它的东西无关,它均一地流动,……。”[2]

如果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作匀速直线运动,只要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出现或消失且作用于同一直线上。

宇宙中每个质点都以一种力吸引其他各个质点。这种力与各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如果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出处:给罗伯特·胡克的一封信。

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会如何看我,但对我自己而言我仅仅是一个在海边嬉戏的顽童,为时不时发现一粒光滑的石子或一片可爱的贝壳而欢喜,可与此同时对我面前的伟大的真理的海洋熟视无睹。(12月3日之每日名言)

我能计算天体运行的轨迹,但无法计算人类的疯狂。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