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5日,健康存折的出现,让民众管理自身健康,多了一项利器。5年后,健康存折功能更提升,民众也能运用健康存折关心家人健康,照顾家人时,方向更精准。此外,随着新科技的开发,健康存折也增添许多附加价值,应用也更广泛。
“爸,您上周去医院看病,抽血检验血糖的结果如何?”“妈,您有高血压,平常是吃哪些药啊?”“亲爱的,最近麻疹出现疫情,我们家小宝什么时候该打预防针?”过去子女想要关心父母的健康,长辈们往往说不清楚,或者家长难免忘记孩子预防注射的时间;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以下简称健保署)在2014年9月25日所推出的“健康存折”线上健康资料查询系统,自2019年5月7日增加了新功能“眷属管理功能”,体贴较少使用3C电子产品的长辈以及没有手机的子女,让家人能透过健康存折单一账号关心长辈及子女的健康。
原本民众透过健康存折,可以了解自己3年内的就医纪录,也能查询用药历史、疫苗注射纪录、检验数据、成人预防保健与免费四癌(乳癌、大肠癌、子宫颈癌与口腔癌)筛检结果等健康资讯。为了让子女关心家中长辈的健康,“健康存折”开放满18岁以上民众可依自主意愿,请他人协助查阅个人的“健康存折”,换句话说,长辈们的“健康存折”可以设定同意由子女代管。
另外,家长也可以透过“健康存折”查阅子女就医及健康资料。健保署表示,对于依附参加全民健保且未满15岁的未成年子女,受其依附加保的法定代理人(父或母),如今也只要用自己账号登入“健康存折”,就可直接查阅(免申请)子女的“健康存折”,随时关心子女预防接种及就医用药情形。估计约有15万名(父或母)使用者可立即使用本功能。此外,健保署推出健康存折新功能时,也考量到儿少保护议题,当家长有家暴通报纪录,便无法查询受虐孩子的资讯,孩子人身安全可获得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