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行常为如何扩大用户基础(Users Base)、提升产品的下载量而烦恼。然而,Y Combinator告诉我们:

不要考虑扩大规模 直到你找到100个对产品满意的用户。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反常规,因为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是:

如果App一出街即刻就有1000万下载量,一定会很型。

然而,YC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亦是当下不少Startup会走进误区的原因──只催谷下载量和点击率,而忽略了最核心的留存率(Retention)。

这也解释了某些风头曾经一时无两、占据Apple 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载量最高的程式,为什么却在数月之后销声匿迹。点击率或者下载量其实只是一个很虚无的数字,

其实市面上也有不少Apps,很少投钱宣传和营销,还是深受不少用户的喜爱,MailChimp就是其中一个。这个做电邮营销(Electric Direct Mail)的产品,甚少做宣传,我也从未听过它们募资的消息。但其凭踏实做产品,令很多用户都愿意每月付费。

相片来源:MailChimp

我觉得这才是Startup的魅力所在,这也应了YC导师常常挂在口边的一句:

MailChimp的例子儆醒我勿忘做Startup的初衷。我一直认为,Startup不是为主流市场(Mass Market)开发产品,而是看见主流市场有缺口(Market Gap),才针对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做产品。

在专注发展好这个产品后,小众市场才会可能发展成为主流市场。

因此,创业者一开始就应该明白,做扩张营销并不符合Startup的特质。当然,做“小众”产品俨如走进“蓝海”,需要有面对风险的勇气。

我在创业之初就有这种体验。2010年,智能手机开始兴起,身边每个人都写程式,放上Google Play 或 Apple App Store,但我却偏偏做只供企业用的TeamNote。

当时不少人觉得我很傻,认为做商用app不会红,况且香港的市场本来就小,主攻商用更是自限大小。然而我明白,当时B2C的市场已经几近饱和,已经没有缺口让我挖掘。

而iPad的推出让我看到B2B市场的“蓝海”,虽然市场会较小,但只要坚持做好,令客户肯一直用下去,也足以养活公司。

Startup一开始就考虑“谷”下载量实属本末倒置。其实做好产品,吸引多点“回头客”,才是健康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