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精神科最常见的三大类用药:安眠药、镇定剂、血清素。
今天想分享精神科最常见的三大类用药,帮助大家有基本概念,在跟医师讨论药物时,更易贴合自己需求。
这里的叙述都偏简化,所以若有和看诊医生师说明不同之处,以看诊医师的说明为主喔!
虽有很多不同名称和成分,但主结构和效果十分相似,最大差别几乎只在效果快慢、长短、强弱。
对于易睡不着的人,就可能会选用较速效的药;对于半夜易醒、浅眠、多梦、恶梦、早醒的人,就会选用较长效的药。镇定剂也常用在轻微失眠喔!
因失眠程度会随每天环境、心情、压力不同动态变化,所以也会有医师建议看诊的人在范围内微调安眠药用量。
最理想剂量是吃完约半小时内睡着,中途最多醒来一次,半小时内能再睡着,不会多梦、恶梦、浅眠,刚好八小时左右醒来,醒来后精神好。若发现药太轻或太重,尽量和医师讨论调整剂量。
安眠药要注意的是不要配酒,吃完药不要离开床(易跌倒,尤其不要吃完药才开始刷牙洗脸洗澡)、不要用火、不要吃东西(怕吃到一半睡着噎到),尤其千万不能吃完药开车骑车。
用途十分广泛,任何压力、情绪引起的身心不适都有快速缓解效果,一般来说十五分钟到半小时内会发挥作用,所以若服下后十五分钟到半小时仍没感到效果,在安全剂量内,可以追加补服。
副作用很少,多半是嗜睡,减低剂量就能改善,少数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配酒,吃完不能开车、骑车、操作危险机械。
这类药是改善自律神经失调、改善心情、抗焦虑目前最有效的药物,通常一天吃一次或两次,就能让心情整天明显改善,也能让各种自律神经失调症状频率下降甚至消失。
但这类药药效发挥很慢,需要连续吃一两周才会开始有效。
原理上它们不是直接补充血清素,而是补强血清素的效果。因忧郁、焦虑、自律神经失调等病症,都与“血清素效果减弱且不足”有关。
这类药常见副作用是头晕、恶心、想睡觉,有任何不舒服都可以和医师讨论是否换药。这类药物选择很多,大部分的人都能换到吃起来最舒服的药。
以上三类药诊间都很常用到,所以看诊只要有开药,几乎都会遇到至少一到两种,只是有很多疾病治疗重点不一定只在药物,跟医师确认药物极限、讨论和药物并行的其他改善方法,可让疾病更快改善,生活更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