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透过“议会化指标”的建构,从制度因素与非制度因素分别检验修宪后的葡萄牙是否在这两面向朝向议会化的方向运作,导出葡萄牙属于“不完全议会化的半总统制”。1974年康乃馨革命,葡萄牙进入半总统制家族。1982年葡萄牙进行大幅度修宪,总统影响力下降。然而,“制度的不完全议会化”导致总统持续扮演否决者的角色。另一方面,“总理总统化”与政党体系转型则导致“非制度的议会化”,巩固内阁与国会之间的关系。奠基于葡萄牙的实证经验,本文也探讨制度与非制度其中一类的议会化,对于半总统制演化的启发。套用“议会化指标”检验芬兰半总统制演化方向,透过葡萄牙与芬兰的比较,导出“议会化的半总统制”关键在于制度因素。然而,“制度的不完全议会化下”,总统的实质影响力会受到“非制度的议会化”限制。本文结论对于“跨国性案例检验”、“总统化指标建构”、权力朝向总统、内阁还是国会运作,或半总统制国家的民主稳定研究都有重要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