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燃,但可助长其他物质燃烧。许多反应可能引起火灾或爆炸。 禁止明火,禁止火花和禁止吸烟。禁止与可燃物质接触。 周围环境着火时,使用适当的灭火剂。
当接触可燃物质,有着火和爆炸危险。 密闭系统,通风,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 着火时,喷雾状水保持钢瓶冷却。从掩蔽位置灭火。
严格作业环境管理!
与液体接触:冻伤。 保温手套。 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不要脱去衣服。给予医疗护理。
发红。疼痛。 面罩,眼睛防护结合呼吸防护。 先用大量水冲洗几分钟(如可能易行,摘除隐形眼镜),然后就医。
撤离危险区域!向专家咨询!通风。个人防护用具:化学防护服,包括自给式呼吸器。
如果在建筑物内,耐火设备(条件)。与所有物质分开存放。阴凉场所。
物理危险性: 该气体比空气重。
化学危险性: 加温时该物质分解,生成氧气,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与无机和有机化合物激烈地发生反应,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浸蚀橡胶。
接触途径: 该物质可通过吸入吸收到体内。
吸入危险性: 容器漏损时,迅速达到空气中该气体的有害浓度。
短期接触的影响: 该物质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该物质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导致功能损伤。吸入浓度超过5ppm的气体可能引起肺水肿(见注解)。影响可能推迟显现。该液体可能引起冻伤。
长期或反复接触的影响: 反复或长期接触其气体,肺可能受损伤。
该物质可能对环境有危害,对植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肺水肿症状常常经过几个小时以后才变得明显,体力劳动使症状加重。因而休息和医学观察是必要的。应当考虑由医生或医生指定的人立即采取适当吸入治疗法。转动泄漏钢瓶使漏口朝上,防止液态气体逸出。